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·╃,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·╃,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汙染物·╃,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╃↟·•◕。
氨氮對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遊離氨·╃,其毒性比銨鹽大幾十倍·╃,並隨鹼性的增強而增大╃↟·•◕。
氨氮毒性與池水的pH值及水溫有密切關係·╃,一般情況·╃,pH值及水溫愈高·╃,毒性愈強╃↟·•◕。
氨氮檢測方法▩╃↟:
常用來測定氨的通常有納氏比色法☁╃、水楊酸分光光度法和電極法等╃↟·•◕。當氨氮含量高時·╃,也可採用蒸餾-滴定法╃↟·•◕。
1.納氏比色法原理▩╃↟:鹼性溶液與氨反應生成淡紅棕色膠態化合物·╃,此顏色在較寬的波長範圍內具強烈吸收╃↟·•◕。通常測量用波長在410-425nm範圍
2.水楊酸分光光度法原理▩╃↟:銨與水楊酸鹽和次氯酸離子反應生成蘭色化合物·╃,在波長697nm具最大吸收╃↟·•◕。
3.電極法原理▩╃↟:基於PVC膜的銨離子選擇電極製作
4.滴定法原理▩╃↟:
滴定法僅適用於進行蒸餾預處理的水樣╃↟·•◕。調節水樣至pH6.0~7.4範圍·╃,加入氧化鎂使呈微鹼性╃↟·•◕。加熱蒸餾·╃,釋出的氨被吸收入硼酸溶液中·╃,以甲基紅為指示劑·╃,用酸標準溶液滴定餾出液中的銨╃↟·•◕。